【2013.10.24】克羅埃西亞
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建在一塊突出海面的石灰岩脊上
城牆用花崗岩砌成,厚5公尺、高22公尺、長1940公尺
大約13世紀開始蓋,現有的城牆和防禦工事大部分在14和15世紀建造
到16世紀仍不斷擴大和加強,直到17世紀
當時興建城牆主要目的是要抵禦土耳其人
城牆上有許多堡壘和砲台
與陸地連接處較厚,約4至6公尺厚,在某些位置牆可達25公尺的高度
靠海的部分因為有海洋作屏障,所以就只有1至3公尺的厚度
古城有兩個主要入口:西邊的「派勒城門」與東邊的「普洛查城門」
城內完好地保存著14世紀的藥房、教堂、修道院、古老華麗的王公官邸和鐘樓
紅瓦屋頂櫛比鱗次
海洋島嶼陪襯出一幅美麗的圖畫
為畫加上不規則的畫框
框框裡的圖無時無刻變化著
漂亮的導遊,閃亮得像電影明星
「明闕塔守望塔」造型彷如西洋棋子之城堡,以貴族明闕塔(Minčeta)家族命名
扼守制高點,俯瞰整座古城的最佳位置,是遊客爬上城牆之後必定造訪之處
「史特拉敦大道」Placa-Strudun 貫穿兩邊城門,把整座古城一分為二的
古城原本是座島嶼,而「史特拉敦大道」則是一條水道
在1468將水道填平後,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就變成一個和陸地相連的小半島了
「方濟會修道院」
屋瓦並非磚紅色
「歐諾弗利歐水池 」(Onofrio's Fountain)
早期城內主要的供水系統,水引自12公里外的Dubrovačka河
由那不勒斯水利工程師歐諾弗利歐(Onofrio)設計,建於1438年,1444年完工
本來有兩層,裝飾著許多雕刻,但在1667年因地震毀損,現只剩下十六個雕像出水口
據說當地人習慣在這裡洗手,以避免將厄運帶入城
遊客走累了,坐在水池畔休息,對街頭藝人的表演似乎沒啥興趣
斷垣殘壁破舊不堪
彷彿提醒人們戰爭和天災的可怕
城牆一隅
柑桔結實累累
走完壯麗的城牆
又一次穿梭時光隧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