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6.04.13】
「馬告」是我嚮往已久的景點,感謝素貞邀約
三天兩夜,包括「草嶺古道」、「太平山翠峰湖」和「馬告棲蘭山神木」
雖然氣象預報這幾天北部會有大雨
我們還是風雨無阻,勇往直前!
七點十分出發
晚睡早起,一路上在卡拉OK歌聲催眠中昏昏入睡
八點多,泰安休息站大家下車解放
上車後不由自主的,又闔上雙眼
歲月不饒人,原來自己已邁入“上車睡覺、下車尿尿”的階段
十一點多來到「金瓜石黃金瀑布」
哇!好壯觀,卻下起大雨
大家撐著傘,相機、手機匆匆拍拍
「黃金瀑布」的形成,係因「金瓜石」山區充沛的雨水,經土壤與礦區岩石的裂隙滲入後
使礦石內的硫化鐵礦物暴露於空氣或水中,硫化鐵礦物分解造成含高鐵及硫酸根濃度之酸性礦山排水
「黃金瀑布」溪床上的金黃色,是一層厚厚的鐵鏽沉澱,瀑布酸性水,是形成陰陽海的主要來源之一
下著雨陰陽海也看不清楚
吃飯去!
菜色不錯,多吃點,下午需要體力走路
來個大合照
一行38人,精神抖擻
謝謝司機先生~“小潘潘”提供照片
「草嶺古道」是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淡蘭古道中之一段
為介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路徑,全長8.5公里
經過兩縣市分界山的「草嶺」,故稱為「草嶺古道」
古道的鋪設以我國南方丘陵山路的築路技術,採用當地最常見的砂巖作為材料,石磴如梯
後來歷經日人的拓寬、頭城鎮公所的開路以及東北角管理處重新以砌石鋪設
而成為一條古意盎然、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健行步道
古道沿途可見夾道的常綠闊葉樹林和人工栽培的針葉樹,以最具亞熱帶雨林特色的筆筒樹
沿著緩坡上升經過古樸的跌死馬橋、仙跡巖
及清代總兵劉明燈題刻的「雄鎮蠻煙」摩碣以及「虎字碑」,距離峰頂的觀景亭就不遠了
登至最頂時,路旁可見一間石材建造的福德祠,造型古樸,供奉著土地公與土地婆
祠前立有北宜兩縣市的界碑
古道沿途設有三座涼亭、解說牌、「林務局護管所服務區」及公廁等設施服務遊客
全部的腳程大約需3-4個小時
「雄鎮蠻煙」摩碣位於古道半山腰,海拔約240公尺處
相傳清同治六年(西元1867年)劉明燈北巡噶瑪蘭,行至山腰大霧彌漫方向難辨
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
故就地題下「雄鎮蠻煙」四大字摩崖刻勒在石碑上,藉以鎮壓山魔
有首古詩描述「雄鎮蠻煙」:
「雄」危聳旁其卯星、「鎮」迫龍更抱心胸、「蠻」氣霏霏龍吸雨、「煙」兌亨亨虎吞風
「雄鎮蠻煙」四字雄渾豪邁勇而有力,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
行走於步道中,雨水忽大忽小
一些登山高手,走步道輕而易舉,早已不見人影
這幾位滷肉腳並非偷懶,大夥互相加油打氣,賣力的走
藉由上化妝室空檔,拍照留念
「虎」字碑,以草書所勒,矗立在海拔約330公尺,接近嶺頂隘口處山徑步道旁約4公尺處石塊上
上款落有「同治六年冬」,下款為「臺鎮使者劉明燈書」
相傳當時劉明燈出巡噶瑪蘭,路經該處被風暴所阻
故取「雲從龍、風從虎、聖人作而萬物睹」之意
而以芒花為筆,就地揮毫題下「虎」字勒碑鎮風,與「雄鎮蠻煙」摩碣同為三級古蹟
從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古蹟,可窺見先民蓽路襤褸以啟山林的拓荒精神
(以上資料摘自網路)
因為已經落後隊伍太多
且視線不佳,沒走上亭子賞景
朦朧中的山海交融
充滿詩情畫意
又是雨傘、又是手杖
又要顧相機、又要顧手機
好忙碌的感覺,但沿途綠意盎然、鳥叫蟲鳴
神清氣爽,真希望能多點時間慢慢欣賞,享受這美好的時光
當初報名前曾猶豫,事故發生時膝蓋有點傷到,又長時間缺乏運動
擔心體力是否能勝任?會不會造成朋友的負擔或拖累別人?
“凡事起而行”!不要杞人憂天
雖然「草嶺古道」走起來還是有點喘
且像隻落湯雞般的上了遊覽車,但也很欣慰自己完成了這幽美的古道健走
(哈!後面還有幾位,我不是殿後)
其實我們是同批的(最後一批),但有夥伴進入「大里天公廟」拜拜,所以又慢了些
算算時間,速度也算正常哪!
值得一提的:終姝擔任壓陣的角色,擔心落後的隊員落單或迷路,一路保護著我們~好感恩!
感謝金蘭伉儷幫忙我遮掩,在車子下層換掉濕透的衣裳
也謝謝“小潘潘“隨車美女嬌妻體貼為大家倒上暖暖的茶水
免於受到風寒
夜宿「牛鬥山莊」
哇哇哇~~~吃得好!住得也好!
四人房,樓中樓有五張大床耶
#211 除了和終姝熟識,很高興認識了多才多藝又很好相處的新朋友~寶華和淑貞並成為室友
但願我的鼾聲沒有影響到友伴們的睡眠...
※謝謝寶華把樓梯及二樓木欄杆擦得一塵不染,讓我們洗滌完淋濕的衣物有地方可披掛~揪甘溫ㄟ